夜宿陳爾昭竹溪山館得西字

回磴斷橋山日西,高楓葉赤飛滿蹊。 一家村巷到始覺,千樹花源行轉迷。 野夫欺虎度林黑,沙鳥避人穿竹低。 欲移衾枕抱雲宿,月白天雞空裏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回磴(huí dèng):迴旋的山路。
  • (xī):小路。
  • 花源:桃花源,比喻隱祕、美麗的地方。
  • 沙鳥:沙灘上的水鳥。
  • 衾枕(qīn zhěn):被子和枕頭。
  • 雲宿:雲中住宿,形容高遠、幽靜的地方。

翻譯

山路迴旋,斷橋橫臥,山中的太陽已西斜,高高的楓樹葉子紅得像火,飛滿了小路。 一走進那家村巷,才感覺到這裏的寧靜,千樹萬樹的桃花源,走得越深越感到迷茫。 野外的農夫嚇唬着老虎,穿過漆黑的樹林,沙地上的水鳥因爲害怕人,悄悄地從竹林中低飛而過。 想要搬來被子和枕頭,抱着雲朵在高遠幽靜的地方過夜,但月光下,白天的雞鳴聲卻空空地響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中傍晚的景色,通過「回磴斷橋」、「高楓葉赤」等意象,展現了山路的曲折和楓葉的豔麗。詩中「千樹花源行轉迷」一句,既表現了桃花源般的美麗景緻,又隱喻了行人在美景中的迷茫與陶醉。後兩句通過「野夫欺虎」、「沙鳥避人」等生動場景,增添了山林的神祕與野趣。結尾「欲移衾枕抱雲宿」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留戀,而「月白天雞空裏啼」則以一種超現實的筆觸,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空靈。

黃克晦

明福建惠安人,一作晉江人,字孔昭,號吾野。能詩、善書、工畫,稱三絕。少時於沙岸畫沙作山水景物,長學畫,宗沈周,筆甚蒼勁,稱神品。有《北平稿》、《楚遊集》、《匡廬唱和集》、《吾野詩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