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試筆

新歲題詩發興新,新梅枝上太撩人。 三元甲子周天日,一十六回弘治春。 天上經綸知有自,人間竿木小隨身。 強顏欲索慈顏笑,毛義終慚捧檄頻。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撩人:吸引人,引起興趣。
  • 三元甲子:中國古代曆法中的一個週期,共60年,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甲子是其中的第一年。
  • 周天:指一個完整的循環或週期。
  • 弘治:明朝孝宗朱祐樘的年號,此處指弘治年間的春天。
  • 經綸:原指整理過的蠶絲,比喻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 竿木:比喻小才能或小成就。
  • 強顏:勉強裝出高興的樣子。
  • 慈顏:慈祥的面容,多指母親。
  • 毛義:人名,具體不詳,可能指作者自己或某個特定人物。
  • 捧檄:手持檄文,指奉命行事。

翻譯

新的一年開始,我嘗試寫詩,靈感如新春的梅花般新鮮而迷人。 這是一個完整的甲子週期,已經迎來了第十六個弘治年頭的春天。 我知道天上的治理之道自有其根源,而人間的成就雖小,卻也隨身相伴。 我勉強裝出笑容,想要討得母親的歡心,但內心深處,我對自己的頻繁奉命行事感到慚愧。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新春之際的感慨與自省。詩中,「新梅枝上太撩人」以梅花的新鮮和迷人象徵新年的生機與希望。通過「三元甲子周天日,一十六回弘治春」,作者回顧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循環。後兩句則體現了作者對個人成就的謙遜態度和對家庭責任的深切感受,展現了一種內斂而深沉的情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