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趙地官留別

石頭城到五羊城,兩月程兼一月行。 極目送君千里外,飛鴻似我五絃橫。 青春迓客開青眼,自得新詩欲自更。 他夜西樵山上月,相思須上最高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作詩詞,以酬答別人的情意。
  • 趙地官: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湛若水:明代文學家,字元明,號甘泉,廣東增城人。
  • 石頭城:南京的別稱。
  • 五羊城:廣州的別稱。
  • 迓客:迎接客人。
  • 青眼:對人喜愛或器重的意思。
  • 西樵山:山名,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

翻譯

從南京到廣州,旅程長達兩月,而我只用了一個月就走完了。 遠遠地目送你離去,直到千里之外,我的心如同五絃琴般激盪。 春天迎接客人,我展露喜愛之情,自己得到了新的詩句,想要再次修改。 在未來的某個夜晚,當西樵山的月亮升起,如果我想念你,我必須登上山的最高層。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留別之情。詩中,「石頭城到五羊城」描繪了漫長的旅程,而「兩月程兼一月行」則顯示了詩人的急切心情。後兩句通過「飛鴻似我五絃橫」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激盪和不捨。末句「他夜西樵山上月,相思須上最高層」則預示了未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詩人獨自登高望遠的情景,充滿了離別的哀愁和對未來的期待。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