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笏淩霄

削玉儼然似對揚,幹霄特峙五雲鄉。 晴暉朝映囊中草,明月長飛簡上霜。 一片孤標寒斗極,千秋正色倚扶桑。 謾雲搢笏趨丹陛,巖穴羹牆面帝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正笏淩霄:正笏,指端正地持笏,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禮器。淩霄,即凌雲,形容志向高遠。
  • 削玉:形容山峯尖銳如削成的玉石。
  • 儼然:形容非常像,逼真。
  • 對揚:古代諸侯朝見天子時的一種禮節,這裏形容山峯高聳,彷彿在向天子致敬。
  • 幹霄:直衝雲霄。
  • 五雲鄉:指天上的仙境。
  • 晴暉:晴天的陽光。
  • 囊中草:比喻隱逸的生活。
  • 簡上霜:古代竹簡上的霜,比喻清高的品格。
  • 孤標:孤高的氣概。
  • 寒斗極:寒冷的北斗星,比喻高潔。
  • 扶桑:神話中的樹木,太陽升起的地方,比喻正直的依靠。
  • 謾雲:不要說。
  • 搢笏:插笏,古代官員上朝時的動作。
  • 丹陛:紅色的臺階,指皇宮。
  • 巖穴:山洞,比喻隱居的地方。
  • 羹牆面:比喻面對困難或危險時的態度。

翻譯

山峯尖銳如削成的玉石,彷彿在向天子致敬,直衝雲霄,特立於仙境之中。晴天的陽光映照着隱逸的生活,明月下的竹簡上結着霜,象徵着清高的品格。孤高的氣概寒冷如北斗星,千秋不變地依靠着正直的扶桑。不要說官員們插笏上朝,面對皇宮的紅色臺階,我寧願選擇隱居的山洞,面對困難或危險時保持正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山峯的高聳與孤高,表達了作者對於清高品格和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削玉」、「幹霄」、「囊中草」、「簡上霜」等,形象地展現了山峯的雄偉與作者內心的孤傲。同時,通過對「搢笏趨丹陛」與「巖穴羹牆面」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寧願隱居山林,也不願隨波逐流的高潔情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

曾永和

曾永和,號懷靜。萬州人。明神宗萬曆間貢生,任連江訓導。事見清道光《萬州志》卷二。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