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朱卿宅

· 張掞
斜日疏林獨杖過,避人歸鳥拂煙蘿。 居瀕東海知潮候,門對南湖解棹歌。 烏桕樹紅霜落早,白蘋花老雁來多。 悲哉宋玉空愁絕,矯首秋風兩鬢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朱卿宅:朱卿的住所。
  • 斜日:夕陽。
  • 疏林:稀疏的樹林。
  • 獨杖:獨自拄着柺杖。
  • 避人歸鳥:避開人羣,歸巢的鳥兒。
  • 拂煙蘿:拂過煙霧繚繞的藤蔓。
  • 居瀕:居住在靠近。
  • 東海:中國東部的海域。
  • 潮候:潮汐的規律。
  • 南湖:可能是指朱卿宅附近的湖泊。
  • 解棹歌:理解船歌,指懂得水鄉的生活和文化。
  • 烏桕樹:一種樹,其葉子在秋季變紅。
  • 白蘋花:一種水生植物,花白色。
  • 雁來多:大雁南飛的景象。
  • 宋玉:戰國時期的楚國文學家。
  • 愁絕:極度憂愁。
  • 矯首:擡頭。
  • 秋風:秋天的風。
  • 兩鬢皤:兩鬢斑白。

翻譯

夕陽斜照,稀疏的樹林中,我獨自拄着柺杖走過,歸巢的鳥兒拂過煙霧繚繞的藤蔓。朱卿的住所靠近東海,熟知潮汐的規律,門前對着南湖,懂得水鄉的船歌。烏桕樹因早霜而變得紅豔,白蘋花凋謝,大雁南飛。我像宋玉一樣感到極度憂愁,擡頭望向秋風,兩鬢已斑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秋日傍晚訪問朱卿宅時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斜日」、「疏林」、「歸鳥」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烏桕樹紅」、「白蘋花老」,進一步加深了秋日的蕭瑟感。結尾處提到宋玉的愁絕,表達了自己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以及對往昔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