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度嶺:翻山越嶺。
- 張曲江: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
- 摧枯:摧折枯朽之物,比喻極易辦到。此處指樹木枯萎。
- 白猿:傳說中猿類的一種,此處可能是一種象徵。
- 斷續:時而中斷,時而繼續。
- 丞相:指張九齡,他曾官至丞相。
- 大夫:古代官職,這裏也是指張九齡。
- 勁節:堅貞的節操。
翻譯
翻山越嶺看到張九齡所種植的作爲路標的松柏。這些松柏是第幾株被栽種在這裏的呢?它們歷經了風霜的侵蝕,卻忽然之間枯萎了。白猿斷斷續續地悲鳴,像是在爲張九齡丞相感到悲哀,綠草淒涼地生長着,似乎在爲這位大夫感到悲傷。松柏的枝幹挺拔,人們都敬仰它們留存下來的堅貞節操,可是又有誰會想到,這些本可以成爲棟樑之材的樹木,卻被遺棄在這漫長的路途之中。尋找巢穴的老鶴知道了這件事前來憑弔,獨自在池邊繞着圈子悲哀地呼喊。
賞析
這首詩以張九齡所植的引路松柏爲切入點,借景抒情,表達了對張九齡的懷念和對其遭遇的感慨。詩中的松柏歷經風霜卻突然枯萎,暗示着張九齡的命運多舛。白猿的悲鳴和綠草的淒涼,進一步烘托出悲傷的氛圍。詩人感嘆松柏本有成爲棟樑之材的潛力,卻被遺棄,實則是在爲張九齡的才華被忽視和埋沒而鳴不平。最後通過老鶴的弔唁,強化了這種悲哀和無奈的情感。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寓意深刻,反映了詩人對歷史人物的敬重和對世事無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