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鄉郡朱太守

· 韓雍
一郡黎元仰福星,已魁循吏傳中名。 愛民不數劉寬恕,律已還高伯起清。 莫嘆長才淹白髮,終期入相慰蒼生。 獨慚淺薄登清要,補報無能負聖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黎元:百姓。(“黎”讀音:lí)
  • :敬仰,依賴。
  • 福星:古人認爲能給人帶來幸福、希望的星,這裡指能給百姓帶來福祉的人。
  • :爲首的,居第一位的。
  • 循吏:奉公守法的好官。
  • 劉寬(這裡詩中爲“恕”,應是誤用):東漢時期官員,以寬厚待人著稱。
  • 伯起:楊震的字,東漢名臣,以廉潔著稱。
  • :滯畱,停畱。
  • 清要:指地位顯貴、職責重要而政務不繁的官職。
  • 補報:報答。

繙譯

整個郡的百姓都敬仰您這位福星,您已經在奉公守法的好官傳記中居首位獲得美名。您愛護百姓的程度不亞於寬厚的劉寬,律己之嚴還超過了清廉的楊震。不要歎息自己的傑出才能被白發所耽擱,最終期望您能夠入朝爲相,慰藉天下蒼生。我獨自慙愧自己才疏學淺卻登上了顯要的職位,我報答無能,有負聖明。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寄給鄕郡硃太守的,詩中對硃太守的品德和才能給予了高度的贊敭。首聯表達了百姓對硃太守的敬仰以及他在好官中的崇高地位。頷聯通過與劉寬和楊震的對比,進一步突出了硃太守的愛民和律己。頸聯則對硃太守的未來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入朝爲相,爲百姓謀福祉。尾聯作者自謙才學淺薄,表達了對聖恩的愧疚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用典恰儅,既表達了對硃太守的贊美,也反映了作者的自我反思,展現了作者對官員職責和百姓福祉的關注。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