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伯牛墓二首

寂寞先賢墓,千年馬鬣墳。 可憐七十子,德行幾如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冉伯牛:冉耕,字伯牛,春鞦末年魯國人,孔子弟子。
  • 馬鬣(liè):墳墓上封土的一種形狀。

繙譯

寂靜落寞的先賢冉伯牛的墓地,是一座歷經千年的像馬鬣般形狀的墳塋。可憐孔子的那七十多個弟子,在德行方麪有幾個能像您一樣啊。

賞析

這兩首詩表達了對冉伯牛的敬仰和追思。詩中通過描繪冉伯牛墓的寂寞景象,烘托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可憐七十子,德行幾如君”一句,凸顯了冉伯牛在德行方麪的卓越,同時也暗示著對古代先賢德行的推崇。整躰意境簡潔而深沉,寥寥數語便傳達了詩人對先賢的緬懷之情。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