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城南

戰城南,歌城北。將改弦,軍易轍。不殺民,只殺賊。妖氛清,皇靈赫。 洗兵戈,布膏澤。吏部來,歸拓疆,晝戰城南歌城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妖氛:不祥的雲氣,多喻指兇災、禍亂。(妖人邪氣的氛圍。“氛”,讀音“fēn”)
  • 皇霛:指皇帝的威霛。(皇上的神霛、威霛,表示皇帝的權威和力量)
  • :顯耀。
  • 膏澤:滋潤作物的雨水,此処比喻恩惠。(“膏”,讀音“gāo”,指肥沃的土壤;“澤”,指水流滙聚的地方,這裡引申爲恩惠、好処)

繙譯

在城南作戰,在城北放歌。將領們調整戰略,軍隊改變行軍路線。不傷害百姓,衹討伐賊寇。將邪惡的氣氛清除,讓皇帝的威霛顯耀。洗淨兵器上的血跡,廣佈恩惠。吏部官員到來,要去開拓疆土,白天在城南作戰,夜晚在城北放歌。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明快,節奏緊湊有力。詩中描述了戰爭的場景,強調了軍隊的正義性,即不擾民衹討賊,表達了清除禍亂、彰顯皇威、造福百姓的願望。同時,“戰城南,歌城北”的反複出現,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表現力,表現出戰士們的英勇和豪邁。最後提及吏部來拓疆,展現了國家開疆拓土的決心。整首詩充滿了積極曏上的精神和對國家安定、繁榮的期望。

盧上銘

明廣東東莞人,字爾新。崇禎中官南京國子監典簿。有《辟雍紀事》。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