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懷仙

十九春光尚未盈,瑤臺遙傍許飛瓊。 空餘奔月流輝影,無復行雲響佩聲。 玉管奏花思並蒂,朱弦調譜泣雙清。 亦知歌舞君餘技,恨爾稱詩風雅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許飛瓊:傳說中的仙女名。
  • 奔月:指嫦娥奔月的傳說。
  • 流輝:指月光。
  • 行雲:比喻歌聲悠揚,如雲行水上。
  • 響佩:佩玉的聲音。
  • 玉管:古代樂器,這裏指音樂。
  • 奏花:奏樂時彷彿花兒開放,形容音樂之美。
  • 思並蒂:比喻雙生或雙美。
  • 朱弦:紅色的琴絃,指琴。
  • 調譜:調整樂譜。
  • 泣雙清:形容音樂悲傷動人,雙清可能指雙重的清音。
  • 君餘技:君子的其他技藝。
  • 稱詩風雅成:指詩歌成就高雅。

翻譯

十九歲的春光還未完全充盈,我彷彿站在遙遠的瑤臺上,旁邊是仙女許飛瓊。 只剩下追逐月亮的流光溢彩的影子,再也聽不到那悠揚的歌聲和佩玉的響聲。 玉管奏出的音樂如同並蒂花般美麗,朱弦調整的樂譜卻泣出了雙重的清音。 我也知道除了歌舞之外,你還有其他的技藝,但我更遺憾的是你的詩歌成就如此高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的仙境景象,通過對瑤臺、許飛瓊等神話元素的運用,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詩中「奔月流輝影」與「行雲響佩聲」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轉、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後兩句則通過對音樂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對詩人高雅詩歌成就的讚美和遺憾。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

彭日貞

彭日貞,字孟陽,號穩心道人。番禺人。明末諸生。常賙濟張喬母女,喬卒,爲營造百花冢以葬,並編其遺著爲《蓮香集》。清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一、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有傳。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