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司空胡靜庵奉詔改掌都憲

平生子魏子,稱道十年前。 夙聞艱貞節,兼知文武賢。 傾蓋金陵下,初賦緇衣篇。 秋風爽鳩鳴,鸞鳳爲鷹鸇。 淩厲翀九霄,衆鳥皆迴旋。 獨自持風裁,肅肅都城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夙聞:早有耳聞。
  • 艱貞節:在困難中堅守正直的節操。
  • 傾蓋:指初次見面時相談甚歡,如同舊友重逢。
  • 緇衣篇:指初次見面時的贈詩。
  • 爽鳩:一種鳥名,這裏比喻賢才。
  • 鸞鳳:比喻賢才。
  • 鷹鸇:比喻兇猛的人或事物。
  • 淩厲:形容氣勢猛烈。
  • :向上直飛。
  • 風裁:風度與裁斷,這裏指公正的判斷。

翻譯

我與子魏子相識已久,十年前就聽聞他的名聲。他以堅守正直的節操和文武雙全的才能著稱。我們在金陵初次相遇,交談甚歡,我爲他初次賦詩。秋風中,爽鳩鳴叫,鸞鳳般的賢才被比作鷹鸇,氣勢猛烈地直衝九霄,其他鳥兒都回旋避讓。只有他獨自保持着公正的判斷,肅穆地守護着都城的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胡靜庵的敬仰之情。詩中,「夙聞艱貞節,兼知文武賢」一句,既讚揚了胡靜庵的品德,又肯定了他的才能。通過「傾蓋金陵下,初賦緇衣篇」的敘述,展現了兩人初次見面的情景,以及詩人對胡靜庵的欣賞。後文以鳥爲喻,形象地描繪了胡靜庵的威嚴與公正,表達了對他的崇敬之情。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