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珷玞(wǔ fū):指像玉的石頭,比喻次等的、不珍貴的東西。
- 畀(bì):給予。
- 璚玖(qióng jiǔ):指美玉,比喻珍貴的東西。
- 啓口:開口說話。
- 吠聲:狗叫聲。
- 聽聽:這裏指聽聞,聽到的意思。
- 國多狗:比喻社會上有很多愛打聽別人私事、愛說閒話的人。
翻譯
我有時尋求的是像玉的石頭,人們有時給予我的是真正的美玉。 並非我不愛那些珍貴的美玉,而是向別人開口索取時難以啓齒。 一旦開口,恐怕會引來狗的吠叫聲,社會上愛打聽閒話的人太多了。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於人際交往中索取與給予的微妙心理。詩中「珷玞」與「璚玖」的對比,揭示了作者對於物質價值的看法,以及在人際關係中對於索取珍貴物品的猶豫和顧慮。末句以「國多狗」作結,形象地描繪了社會中愛打聽閒話、傳播是非的現象,反映了作者對於這種社會風氣的不滿和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人際交往中真誠與虛僞、珍貴與次等的深刻思考。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許太守琯之興化 》 —— [ 明 ] 湛若水
- 《 海印寺鏡光閣登高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東溪辭四章 》 —— [ 明 ] 湛若水
- 《 與李三洲中丞遇於巷喜不自勝吾謂喜處即道紀之 》 —— [ 明 ] 湛若水
- 《 癸酉除夕 》 —— [ 明 ] 湛若水
- 《 病間奉和大司馬秦鳳山祈雪有應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五月八日敝宅修會得春字 》 —— [ 明 ] 湛若水
- 《 喜報洪覺山方時素將至樵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