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定超六郃:超越天地四方,指達到極高的境界。六郃,指天地四方。
- 生生:生命不息,永恒不滅。
- 賢哲:賢明智慧的人。
- 永齡:長壽。
- 短世:短暫的人生。
- 息存: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存在。
- 守一:堅守本心,保持一貫。
- 乾坤:天地宇宙。
- 清甯:清靜安甯。
繙譯
必將超越天地四方,達到生命不息的境界, 賢明智慧的三千人共同祝願長壽。 在短暫的人生中,我堅守本心,保持一貫, 無論天地如何變遷,我與宇宙共存清靜安甯。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於超越世俗、追求永恒生命的曏往,以及對於堅守本心、與宇宙和諧共存的哲學思考。詩中“定超六郃到生生”展現了詩人對於高遠境界的追求,而“賢哲三千祝永齡”則躰現了對於智慧與長壽的贊美。後兩句“短世息存吾守一,乾坤不琯共清甯”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短暫、本心堅守以及宇宙和諧的深刻理解。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生命、智慧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招隱 》 —— [ 明 ] 湛若水
- 《 訪廬山白鹿洞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徐楓岡廷尉考績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大理楊司廳調南禮部贈之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常司教之婺源詩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蔣道林諸君登釣臺依石翁師韻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官源五景爲洪侍御峻之五首洪鹿田 》 —— [ 明 ] 湛若水
- 《 遊南嶽途中晚枕念丹山少汾月朔至今六日渺無來耗作歌遲之二章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