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彥明彥舉昆仲從其師伍宗遜讀書於上游莊作山中歸
山中歸兮景暮,筵白雲兮餞俎,汲甘泉兮爲酌,列西山兮爲簠。
鳴山鳥兮當歌,嫋遊絲兮縷舞,歡餞君歸兮君生悲,北顧黃雲兮橫煙霧。
山中景兮人不知,歸見外人兮不足爲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筵(yán):鋪席設宴。
- 餞俎(jiàn zǔ):設宴送行的食物。
- 汲(jí):從井裏取水。
- 簠(fǔ):古代祭祀時盛稻粱的器具。
- 嫋(niǎo):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
- 遊絲:蜘蛛等昆蟲所吐的飄蕩在空中的絲。
- 縷舞:形容絲線隨風飄舞。
- 北顧:向北望去。
- 黃雲:指天空中黃色的雲,常用來形容戰爭或不祥之兆。
- 橫煙霧:形容雲霧瀰漫。
翻譯
山中歸來已是傍晚,鋪開白雲設宴送行,汲取甘泉作爲美酒,排列西山的景色作爲盛放食物的器具。 山鳥鳴叫彷彿在歌唱,遊絲輕舞隨風飄揚,歡送你歸去你卻感到悲傷,向北望去,黃雲橫亙,煙霧瀰漫。 山中的景色是外人所不知的,歸來見到外人,這美景不值得向他們述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中歸來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複雜情感。詩中「筵白雲」、「汲甘泉」、「列西山」等意象,展現了山中的寧靜與美好,而「鳴山鳥」、「嫋遊絲」則增添了詩意的動感。末句「歸見外人兮不足爲道」,透露出詩人對山中景色的珍視,以及對世俗的不屑,體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金壇二尹李潛崖九皋黃門迓予沈瀆同登茅山作二絕奉覽兼示同遊諸生 》 —— [ 明 ] 湛若水
- 《 陪祭皇陵有述 》 —— [ 明 ] 湛若水
- 《 筆峯山 》 —— [ 明 ] 湛若水
- 《 題鄒山人江湖詩舫因以贈之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地官大夫受菴周君謙之遷任雲南詩 》 —— [ 明 ] 湛若水
- 《 訪周生自正陽清洞別業用周和靖韻 》 —— [ 明 ] 湛若水
- 《 留題雞鳴寺桂庵僧房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南嶽書院枕上偶次應謹庵督學韻二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