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姑蘇取道吳興將抵桐汭沿江舟中覽眺謾作
亭午發胥門,暮泊寶帶橋。
回首望荒臺,風雨何蕭蕭。
忽見吳江塔,尖峭入雲霄。
江神鼓浪迅,伏怪謝陰驕。
村火倏隱見,櫓音乍忽超。
推篷一盱衡,煙光澹晚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姑蘇(gū sū):即蘇州,古代地名,今江蘇省蘇州市。 吳興(wú xīng):古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 桐汭(tóng ruì):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一帶。 胥門(xū mén):古代城門名。 寶帶橋(bǎo dài qiáo):橋名,位於蘇州市。 荒臺(huāng tái):荒涼的臺地。 吳江塔(wú jiāng tǎ):位於蘇州市吳江區的一座古塔。
翻譯
在午後離開姑蘇,沿途經過吳興,即將到達桐汭。在江中的舟船上眺望四周,不經意間寫下了這首詩。
午後從胥門出發,傍晚停泊在寶帶橋邊。回頭望着荒涼的臺地,風雨聲何其淒涼。突然看見吳江塔,尖峭地聳入雲霄。江神激起波浪,伏怪謝陰驕。村莊的火光忽隱忽現,船槳聲音時而超越。拉起篷帆,眼前的煙光漸漸隱沒在夜潮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舟中游覽吳興至桐汭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江南水鄉的獨特風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吳江塔尖峭入雲霄,江神鼓浪迅等,展現了詩人對江南風景的獨特感悟和情感表達。整體氛圍幽靜悠遠,意境深遠,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