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道中

一抺林巒霧靄迷,秣陵句曲競東西。 峭橋雨滑酸驢石,毀寺堂虛臥象泥。 翠上染帷胎秫膩,綠紛垂線弱楊齊。 與人指點茅君路,望裹皈依先杖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秣陵(mò líng):古地名,今南京;句曲(jù qǔ):地名,今南京句容區;峭(qiào):陡峭;酸驢(suān lǘ):指驢子在雨天路滑時的表現;帷胎(wéi tái):織物的一種;秫(shú):古代一種糧食作物;楊齊(yáng qí):指楊柳;杖藜(zhàng lì):拄着柺杖走路。

翻譯

一片山巒被薄霧籠罩,秣陵和句曲相爭東西。陡峭的橋面在雨中變得滑溜,廢棄的寺廟空蕩蕩地躺在泥濘中。翠綠的織物上沾滿了秫米的油膩,綠色的線條垂落,像柔弱的楊柳一樣齊刷刷。我跟着別人指點着茅君的路,眺望着裹挾着皈依信仰的人們,他們先用柺杖支撐着身軀。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幅山雨欲來的景象,通過描寫雨後的山間景色,展現了一種深邃的意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山巒、霧靄、橋、石、寺廟等,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融爲一體。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一種寧靜、深沉的意境,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祕和力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震撼。

林枝橋

林枝橋,字陽仲。新會人。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進士。初授當塗令,徵授禮部主事,改吏部,歷員外郎、郎中。以忤魏忠賢,與李邦華、周宗建、周順昌、李日宣同日奪職。崇禎初,詔復官。出爲湖廣參議,進福建副使,以事謫官。起貴州參政,進按察使。尋以憂歸,卒於家。有《白鶴山房集》。清道光《新會縣誌》卷九有傳。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