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院
碧岑日在望,雨雪阻登臨。
二客從事者,扶藜長鬆陰。
綠雲及上方,步履皆黃金。
佛香出寶閣,一息契初心。
心如白蓮花,塵垢何由侵?
攢眉入社後,此會還可尋。
廬山得遠公,法侶滿東林。
虎溪偶然事,傳笑直至今。
我輩仍避俗,垕師誠可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碧岑(bì cén):青翠的小山。
- 上方:指佛寺的高處。
- 攢眉(cuán méi):皺眉。
- 入社:加入佛教的社團,這裏指成爲僧侶。
- 遠公:指東晉高僧慧遠,他在廬山創立了東林寺。
- 法侶:指共同修行的僧侶。
- 虎溪:廬山的一條溪流,慧遠曾在此與陶淵明、陸修靜交談,後世傳爲佳話。
- 垕師(hòu shī):對高僧的尊稱。
翻譯
青翠的小山在日光下清晰可見,但雨雪阻礙了我們的登臨。兩位從事者,扶着藜杖在長鬆的樹蔭下行走。綠雲繚繞至佛寺的高處,我們步步踏着黃金般的落葉。佛香從寶閣中飄出,一瞬間契合了我們的初心。心如白蓮花,塵世的污垢怎能侵擾?皺眉加入佛教社團後,這樣的聚會還可尋覓。廬山有慧遠大師,法侶遍佈東林寺。虎溪的偶然事件,傳笑至今。我們這些人仍避開世俗,垕師實在令人欽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雨雪天氣中,兩位從事者扶藜登山的情景,通過「碧岑」、「長鬆陰」、「綠雲」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聖的氛圍。詩中「佛香出寶閣,一息契初心」表達了與佛法的契合和對清淨心靈的嚮往。後文通過對廬山慧遠大師及其法侶的提及,以及對虎溪傳說的回顧,展現了詩人對避世修行生活的嚮往和對高僧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清淨生活的渴望和對佛教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