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寺次倪雲林韻

· 張端
穹窿佛寺買臣居,臺殿猶存漢代餘。 山勢盤陀真是畫,泉流宛委遂成書。 從渠說夢迷蕉鹿,著我眠雲聽粥魚。 十頃薄田桑八百,南陽只合臥茅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穹窿(qióng lóng):形容天空的廣闊無垠。
  • 買臣:指西漢時期的朱買臣,他曾隱居讀書,後被漢武帝徵召爲官。
  • 盤陀(pán tuó):曲折迴旋的樣子。
  • 宛委:曲折的樣子。
  • 從渠:任由它。
  • 說夢迷蕉鹿:出自《莊子·齊物論》,比喻虛幻不實的事物。
  • 粥魚:寺廟中晨鐘暮鼓的聲音,比喻清靜的修行生活。
  • 薄田:貧瘠的田地。
  • 桑八百:指養蠶的桑樹。
  • 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諸葛亮曾隱居於此。
  • 臥茅廬:住在簡陋的茅屋中,比喻隱居生活。

翻譯

穹窿佛寺曾是朱買臣的居所,臺殿依然保留着漢代的遺風。 山勢曲折迴旋,宛如一幅畫卷,泉水蜿蜒流淌,彷彿書寫着文字。 任由人們談論那些虛幻的夢境,我在這裏靜臥雲端,聆聽寺廟的晨鐘暮鼓。 十頃貧瘠的田地上種着八百棵桑樹,我寧願在南陽隱居,住在簡陋的茅屋中。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穹窿佛寺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詩中「山勢盤陀真是畫,泉流宛委遂成書」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將山勢和泉流比作畫和書,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讚美。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虛幻的夢境和清靜的修行生活,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堅定選擇。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

張端

元江陰州人,字希尹,號溝南。博學好修。歷官江浙行樞密院都事。人稱溝南先生。有《溝南漫存稿》。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