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晚興

· 張雨
暝色入林煙火微,莫雨欲來如有期。 野雀喧爭楝樹子,幽人行把菊花枝。 山空始見水泉涸,寒至乃索衣裘遲。 莫惜題詩將寄遠,不多故舊在京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暝色: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 林煙火微:林中的炊煙和燈火顯得微弱。
  • 莫雨:即將到來的雨。
  • 楝樹子:楝樹的果實。
  • 幽人:隱士,指隱居的人。
  • 菊花枝:菊花的花枝。
  • 山空:山中空曠。
  • 水泉涸:泉水乾涸。
  • 寒至:寒冷到來。
  • 衣裘遲:指添衣的動作遲緩。
  • 題詩:寫詩。
  • 故舊:老朋友。
  • 京師:京城。

翻譯

暮色悄悄地進入了林中,炊煙和燈火顯得微弱,彷彿預示着即將到來的雨。野雀在楝樹上爭搶果實,而隱士則在手中把玩着菊花枝。山中空曠,泉水已經乾涸,寒冷到來時,添衣的動作卻顯得遲緩。不要吝惜寫下詩句寄往遠方,因爲京城中的老朋友並不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傍晚的景象,通過「暝色入林」、「野雀喧爭」等生動細節,展現了自然的寧靜與生機。詩中「幽人行把菊花枝」一句,既表現了隱士的閒適,也暗示了秋日的寂寥。尾聯則透露出詩人對遠方故舊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京城生活的淡淡疏離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