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統甲戌夏五月既望餘客義興王氏懷慶堂十又八日偕士友張德常謁張公洞得七言詩一首寄住山陳長卿周仁仲

· 張雨
路入秋陰罨畫間,弭節洞靈俱啓關。 東皇衣覆雲霧海,玉女盆盛人鳥山。 牽騾步步跡石髓,投龍往往祝金環。 茅家小史豈塵土,此地一遊聊解顏。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統甲戌:元朝年號,甲戌年。
  • 既望:農曆每月十五日爲望,十六日爲既望。
  • 義興:地名,今江蘇宜興。
  • 王氏懷慶堂:王氏家族的祠堂或會館。
  • 張公洞:地名,指張公山中的洞穴。
  • 東皇:指道教中的東華帝君,主管東方。
  • 雲霧海:形容雲霧繚繞如海。
  • 玉女盆:傳說中玉女洗浴的盆子,此處指洞中景物。
  • 人鳥山:形容山景如人如鳥,或指山中有奇特的鳥類。
  • 石髓:指石中的精華,傳說中的仙藥。
  • 金環:金制的環,道教中用於祭祀的物品。
  • 茅家小史:指茅山派的小道士。
  • 解顏:開顏,心情愉悅。

翻譯

在元統甲戌年的夏五月十六日,我作爲客人住在義興王氏家族的懷慶堂,十八天後,我與士友張德常一同前往張公洞,寫下了這首七言詩,寄給住山的陳長卿和周仁仲。

沿着秋陰籠罩的小路進入如畫的景色中,我們停下車馬,洞靈之地的大門隨之開啓。東華帝君的衣裳覆蓋着如雲霧般的海洋,玉女盆中盛放着人鳥形狀的山巒。牽着騾子,每一步都踏在石髓之上,投龍祭祀時,我們往往祈求金環的祝福。茅山派的小道士難道只是塵世中的凡人嗎?這次遊覽此地,只是爲了暫時解開我們的笑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友人遊覽張公洞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元素,展現了洞中神祕而美麗的景色。詩中運用了道教的神話傳說,如東皇、玉女盆、石髓、金環等,增添了詩的神祕色彩。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道教文化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理解。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