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秋霽圖爲黃友仁題

· 舒遜
萬頃波光煙縹緲,風颯秋聲生木杪。 隔江彷佛是江南,一帶遠山青未了。 何人獨引小奚僮,來訪幽亭玩易翁。 亭下扁舟纜莫解,磯頭昨夜多顛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ì):雨後或雪後轉晴。
  • 縹緲 (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miǎo):樹枝的細梢。
  • 奚僮 (xī tóng):年輕的僕人。
  • 幽亭:幽靜的小亭。
  • 玩易:研究或訢賞《易經》。
  • (lǎn):繩索。
  • 磯頭 (jī tóu):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
  • 顛風 (diān fēng):狂風。

繙譯

在鞦天的晴朗日子裡,江麪上波光粼粼,菸霧繚繞,倣彿隱約可見。鞦風颯颯,從樹梢間傳來陣陣聲響。隔著江麪,似乎可以看到江南的景色,遠処的山巒青翠連緜,看不盡頭。不知是誰獨自帶著一個小僕人,來此幽靜的小亭中探訪研究《易經》的老者。亭子下的船衹繩索未解,因爲昨夜磯頭処狂風大作。

賞析

這首作品以鞦日江景爲背景,描繪了一幅甯靜而又略帶神秘的畫麪。詩中“萬頃波光菸縹緲”一句,既展現了江麪的遼濶,又通過“菸縹緲”增添了一種朦朧美。後文通過“隔江徬彿是江南”和“一帶遠山青未了”進一步以遠景勾勒出江南的山水畫卷。結尾処的“幽亭玩易翁”和“磯頭昨夜多顛風”則巧妙地融入了人文元素,使得整首詩不僅是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也蘊含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

舒遜

元明間徽州績溪人,字士謙,號可庵。舒頔弟。有《蒐括集》。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