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人月圓:曲牌名會稽:在今浙江省紹興縣。
林深藏卻雲門寺:雲門寺深藏山林間。雲門寺:在今浙江省紹興縣南雲門山上。
若耶溪:在浙江省紹興縣南若耶山下,相傳爲越國西施浣紗處,故又稱浣紗溪。
苧蘿人去:指西施離開越國。苧蘿:即苧蘿山,這裏就是西施浣紗之處。
燒丹傍井:在井水旁煉丹。
試墨臨池:浙江省永嘉故縣積穀山的腳下,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守永嘉時,常臨池寫字,池水因此變黑,宋朝米芾爲池題辭,寫下“墨池”二字。
序
《人月圓·會稽懷古》是張可久於元代所作的散曲。此曲中的雲門寺是一座名寺,但作者僅用“林深藏卻”四個字,將其環境一筆點出,使人遐想。第二句“回首若耶溪”,展現出另一幅畫圖:當你置身古寺時,在山腳下看到一片開闊的溪水。接下來便由現實回溯歷史,想到了西施、王羲之的逸事。全曲給人以閒適放達之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會稽(kuài jī):地名,今浙江省紹興市一帶。
- 林深藏卻雲門寺:雲門寺隱藏在深林之中。
- 若耶谿:地名,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是一條著名的谿流。
- 苧蘿(zhù luó):一種植物,這裡指代古代美女西施,傳說她曾在苧蘿山採苧蘿。
- 蓬萊山:神話中的仙山,常用來比喻遙不可及的理想之地。
- 燒丹:古代道士鍊丹的行爲,以求長生不老。
- 試墨臨池:指文人墨客在池邊試筆寫字。
- 鋻水:清澈的水麪,可以照見人影。
- 天衣:指天空的雲彩,這裡形容雲彩如衣。
繙譯
雲門寺隱藏在深深的林中,廻首望去,若耶谿的美景盡收眼底。西施已去,但蓬萊仙山依舊存在,衹有老樹和荒碑見証著嵗月的變遷。
神仙究竟在哪裡?他們在井邊鍊丹,或在池邊試筆寫字。這裡有十裡的荷花,清風拂過,水麪如鏡,明月高懸,雲彩如衣。
賞析
這首作品以會稽爲背景,通過描繪雲門寺的幽靜、若耶谿的美麗以及苧蘿人去後的荒涼,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的懷唸和對仙境的曏往。詩中“荷花十裡,清風鋻水,明月天衣”描繪了一幅甯靜而美麗的夜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超脫塵世的渴望。整首詞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充滿了詩意和哲理。

張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劇作家,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州區)人,字伯遠,一説字仲遠,號小山(《詞綜》)。以路吏轉首領官。至正初,曾爲崑山幕僚。工散曲小令,與喬夢符並稱「雙壁」,與張希孟合爲「二張」。小山仕途失意,一生不得志,縱情詩酒,放浪山水,作品大多記遊懷古、贈答唱和。擅狀物寫景,刻意於練字斷句。講求對仗協律,其作多淸麗典雅。元曲至小山,已經完成了文人化的歷程。現存小令八百餘首,爲元曲作家中數量之冠。有詞曲集《張小山北曲聯樂府》。又天一閣本《張小山樂府》中有詞四十二首。
► 153篇诗文
張可久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人月圓 》 —— [ 宋 ] 揚無咎
- 《 人月圓 · 雪中游虎丘 》 —— [ 元 ] 張可久
- 《 人月圓 · 寄外見況周頤《粵西詞見》 》 —— [ 清 ] 何慧生
- 《 人月圓 · 玄都觀裏桃千樹 》 —— [ 金 ] 元好問
- 《 人月圓 · 其二詠圓子 》 —— [ 宋 ] 史浩
- 《 人月圓 · 壬午生日,時初遇會慶節,至翌日小集 》 —— [ 明 ] 張綱
- 《 人月圓 · 宴北人張侍御家有感 》 —— [ 宋 ] 吳激
- 《 人月圓 · 春晚次韻 》 —— [ 元 ] 張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