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雜言五首

· 許衡
莫怪新貧壓舊貧,貧來尤覺此心真。 自憐孤力膺邪議,常欲幽居遠市塵。 千里煙霞山障曉,一竿風月野橋春。 憑誰寄問鄉間老,我去何人願卜鄰?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īng):承受,擔當。
  • 邪議:不正當的議論。
  • 幽居:隱居。
  • 市塵:城市的塵囂。
  • 一竿風月:指隱居生活的閒適與風雅。
  • 卜鄰:選擇鄰居。

翻譯

不要驚訝我新近的貧困又壓倒了舊時的貧困,貧困之時我更覺得這顆心是真誠的。我自憐只能孤獨地承受那些不正當的議論,常常想要隱居起來遠離城市的喧囂。千里之外的煙霞在山巒的屏障中顯得更加明媚,一竿風月在野橋的春光中顯得更加閒適。不知有誰能幫我問問家鄉的老朋友們,我離開後,有誰願意成爲我的鄰居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許衡在貧困中堅守真誠之心,渴望遠離塵囂,嚮往自然與寧靜生活的情感。詩中「貧來尤覺此心真」一句,深刻反映了詩人在逆境中對內心真誠的珍視。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結尾的問句,則透露出詩人對家鄉和舊友的深深眷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超脫世俗的理想。

許衡

許衡

元懷孟河內人,字仲平,號魯齋。性嗜學。從姚樞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蘇門,與樞及竇默相講習,以行道爲己任。憲宗四年,忽必烈召爲京兆提學,及即位,授國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議事中書省,乃上疏言事。謂“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漢法乃能長久”,並指出欲使“累朝勳舊改從亡國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陳,然其言多祕,世罕得聞。又定朝儀、官制。拜中書左丞,劾阿合馬專權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選蒙古子弟教之。又領太史院事,與郭守敬修《授時歷》成。以疾歸。卒諡文正。有《讀易私言》、《魯齋遺書》。 ► 57篇诗文

許衡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