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霽(jì):雨雪停止,天氣放晴。
- 齋心:清心寡慾,進行宗教或祭祀前的準備。
- 祠:祭祀。
- 上帝:此處指天帝。
- 高步:高雅地行走,形容舉止優雅。
- 名卿:有名望的卿大夫,這裏指令狐相公。
- 沐浴:洗澡,這裏指進行宗教儀式前的清潔。
- 芳澤:芳香的油脂,這裏指沐浴用品。
- 周旋:應酬,交往。
- 佩聲:佩戴的玉器發出的聲音。
- 廣平守:指廣平王,這裏可能指令狐相公的職位或身份。
- 寂寞:孤獨,冷清。
翻譯
壇下的雪剛剛停止,南邊的城池似乎即將被冰凍。 我清心寡慾地祭祀天帝,優雅地引領着名望顯赫的卿大夫。 沐浴在芳香的油脂中,應酬時聽着佩玉的清脆聲響。 仍然憐憫廣平王的守望,他的寂寞最終又成就了什麼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劉禹錫在南郊宿齋時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和對宗教儀式的敘述,表達了對令狐相公的敬意以及對廣平王寂寞命運的同情。詩中「壇下雪初霽」與「南城凍欲生」形成對比,既展現了冬日的寒冷,也隱喻了政治環境的嚴峻。後文通過「齋心祠上帝」和「高步領名卿」等句,展現了詩人虔誠的宗教情感和優雅的社交風度。結尾的「寂寞竟何成」則是對廣平王命運的深刻反思,透露出詩人對權力與命運的深刻洞察。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