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匡阜:即廬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 森森:形容樹木茂密。
- 虛檻:空曠的欄杆。
- 靜社:靜修的社團或組織。
- 長往跡:長期修行留下的痕跡。
- 白蓮:此處可能指佛教中的白蓮教,也可能是比喻純潔的修行。
- 難問:難以探究。
- 山圍四面:四面環山。
- 中宵:半夜。
- 忘言:忘卻言語,指達到一種超越言語的境界。
- 幽勝:幽靜而優美的地方。
- 遺集:留下的詩文集。
- 清吟:清雅的吟詠。
翻譯
松樹的頂端和柏樹的樹梢,碧綠茂密, 空曠的欄杆外,寒風吹過,夏日的景色顯得更加深邃。 靜修的社團可以追尋長期修行者留下的痕跡, 但白蓮教的深奧修行之心卻難以探究。 山巒環繞四周,只容得下一座寺廟, 月亮到了半夜才照滿整個林子。 如何能學會忘卻言語,住在幽靜而優美的地方, 我的老師留下的詩文集裏,充滿了清雅的吟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靜謐的山水寺廟圖,通過鬆柏、虛檻、山寺等意象,展現了深邃幽靜的修行環境。詩中「靜社可追長往跡,白蓮難問久修心」表達了詩人對修行之路的嚮往與敬畏,同時也透露出對修行深奧之處的無奈與好奇。尾聯「爭學忘言住幽勝,吾師遺集盡清吟」則體現了詩人對超越言語、達到心靈幽靜境界的渴望,以及對老師智慧的傳承與讚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修行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