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國閒居
貧閒日高起,門巷晝寂寂。
時暑放朝參,天陰少人客。
槐花滿田地,僅絕人行跡。
獨在一牀眠,清涼風雨夕。
勿嫌坊曲遠,近即多牽役。
勿嫌祿俸薄,厚即多憂責。
平生尚恬曠,老大宜安適。
何以養吾真,官閒居處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昭國:唐代長安的一個坊名,白居易曾在此居住。
- 閒居:指無官職或暫時離職在家居住。
- 朝參:古代官員上朝參見皇帝。
- 坊曲:指城市中的小巷。
- 祿俸:官員的薪水。
- 恬曠:心境寧靜開闊。
- 安適:舒適安逸。
翻譯
貧窮而閒適的日子裏,我常常睡到日上三竿才起,門巷中白晝靜悄悄的。 天氣炎熱時,我放下了朝參的職責,天陰時也少有客人來訪。 槐花落滿了田地,幾乎看不到行人的蹤跡。 我獨自一人躺在牀上,享受着風雨帶來的清涼夜晚。 不要嫌棄我居住的小巷太遠,近處反而有更多的牽絆和勞役。 也不要嫌棄我的薪水微薄,薪水多了反而會有更多的憂慮和責任。 我一生追求心境的寧靜與開闊,到了老年更應該追求舒適安逸。 如何能修養我的真性情呢?就是在這官職閒散、居住偏僻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活的淡泊態度。詩中通過對貧閒生活的描寫,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白居易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自己在昭國閒居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繁華世界的超然態度。詩的最後,詩人提出了「何以養吾真」的問題,並自答以「官閒居處僻」,體現了詩人對內心寧靜的追求和對物質慾望的淡漠。整首詩情感平和,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