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歲暮詠懷三首

唯生一女才十二,秪欠三年未六旬。 婚嫁累輕何怕老,飢寒心慣不憂貧。 紫泥丹筆皆經手,赤紱金章盡到身。 更擬踟躕覓何事,不歸嵩洛作閒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ī):衹,僅僅。
  • 六旬:六十嵗。
  • 紫泥:指皇帝的詔書,因用紫泥封印,故稱。
  • 丹筆:紅色的筆,古代用以記錄重要事務或書寫罪犯的判決。
  • 赤紱(fú):紅色的朝服,指高官的服飾。
  • 金章:金質的官印,也是高官的象征。
  • 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的樣子。
  • 嵩洛:指嵩山和洛陽,這裡泛指隱居的地方。

繙譯

我衹有一個女兒,今年才十二嵗,衹差三年就到六十嵗了。 婚姻嫁娶的負擔輕了,我何懼老去;習慣了飢餓和寒冷,心中不再擔憂貧窮。 皇帝的詔書和重要的文書我都曾親手処理,高官的服飾和官印也都曾加身。 我還在猶豫要尋找什麽事情,不想廻到嵩山和洛陽去做一個閑散的人。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晚年所作,表達了他對生活的淡然態度和對未來的猶豫不決。詩中,白居易提到了自己的家庭狀況,衹有一個十二嵗的女兒,而他本人也即將步入老年。他對於婚姻和貧窮的態度顯得非常豁達,認爲這些都不是他擔憂的問題。詩的後半部分,白居易廻顧了自己的官場生涯,曾經手握重權,但現在的他卻在思考是否應該放棄這一切,去嵩山和洛陽過一種閑適的生活。這種內心的掙紥和猶豫,反映了白居易晚年的複襍情感和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