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早秋初因時即事兼寄浙東李侍郎
春早秋初晝夜長,可憐天氣好年光。
和風細動簾帷暖,清露微凝枕簟涼。
窗下曉眠初減被,池邊晚坐乍移牀。
閒從蕙草侵階綠,靜任槐花滿地黃。
理曲管絃聞後院,熨衣燈火映深房。
四時新景何人別,遙憶多情李侍郎。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簾帷(lián wéi):窗簾和帷幕,泛指門窗的簾子。
- 枕簟(zhěn diàn):枕頭和席子,指睡眠用具。
- 蕙草(huì cǎo):一種香草,常用來比喻高潔的品質。
- 理曲:調整樂器,準備演奏。
- 熨衣:用熨斗熨平衣物。
翻譯
春初秋初,晝夜都顯得漫長,這正是宜人的好時光。 和煦的風輕輕吹動簾幕,帶來溫暖;清晨的露水微微凝結在枕蓆上,帶來涼意。 清晨在窗下初醒,被子已減去一些厚度;傍晚在池邊靜坐,牀榻也稍稍移動了位置。 悠閒地看着蕙草侵入階梯,靜靜地任由槐花鋪滿地面。 在後院調整樂器,準備演奏管絃樂曲;在深房中熨平衣物,燈火映照出溫暖的光芒。 四季變換的新景,又有誰能真正區分?只能遙想那位多情的李侍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早秋初的宜人景象,通過對自然環境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詩中「和風細動簾帷暖,清露微凝枕簟涼」等句,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意象,表達了春秋季的微妙變化和舒適感受。結尾提到「遙憶多情李侍郎」,不僅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典型風格。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新秋以窗裏人將老門前樹欲秋爲韵作小詩十首 其四 》 —— [ 宋 ] 陸游
- 《 新秋廷鳴移具小樓待月 》 —— [ 明 ] 严绍宗
- 《 新秋感懷 》 —— [ 清 ] 阮恩灤
- 《 七月中旬從壽興沙月夜渡江 》 —— [ 清 ] 謝蕙
- 《 賦得玉蘭秋放送關若垂孝廉北上 》 —— [ 明 ] 成鷲
- 《 賦得新秋似舊秋 》 —— [ 宋 ] 宋祁
- 《 初夏偶成二首 》 —— [ 明 ] 張元凱
- 《 孟秋偕靜夫子魚尊五殷六過雞鳴寺 》 —— [ 清 ] 曹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