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歲十一月新羅弘惠上人與本國同書請日休爲靈鷲山周禪師碑將還以詩送之

三十麻衣弄渚禽,豈知名字徹雞林。 勒銘雖即多遺草,越海還能抵萬金。 鯨鬣曉掀峯正燒,鰲睛夜沒島還陰。 二千餘字終天別,東望辰韓淚灑襟。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一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庚寅歲: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新羅:古代朝鮮半島的一個國家。
  • 弘惠上人:新羅的僧人。
  • 靈鷲山:佛教聖地,位於印度。
  • 周禪師:可能是指一位禪宗大師。
  • 勒銘:刻寫銘文。
  • 遺草:遺留下來的草稿或文字。
  • 越海:渡過大海。
  • 鯨鬣(jīng liè):鯨魚的鬃毛。
  • 鰲睛:傳說中海中巨龜的眼睛。
  • 辰韓:古代朝鮮半島的一個地區。

翻譯

三十歲時,我穿着麻衣在渚邊戲弄水禽,哪知我的名字竟傳到了遙遠的雞林。 雖然刻寫的銘文多有遺漏,但這些文字越過大海,價值可抵萬金。 清晨,鯨魚的鬃毛掀動着正燃燒的山峯,夜晚,巨龜的眼睛隱沒在島嶼的陰暗之中。 那二千多字的碑文,終將成爲永恆的別離,我向東望向辰韓,淚水灑滿了衣襟。

賞析

這首詩是皮日休爲新羅僧人弘惠上人送行時所作,表達了對友人遠行的不捨和對文字價值的珍視。詩中,「勒銘雖即多遺草,越海還能抵萬金」一句,既體現了詩人對自己文字的自信,也寓意了文化的傳播與價值。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增強了詩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遠行後可能再難相見的深切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皮日休作爲唐代文人的高超詩藝和深厚情感。

皮日休

皮日休

唐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鹹通八年擢進士第。十年,爲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交遊唱和,人稱皮陸。後又入京爲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軍下江浙,日休爲巢所得,任爲翰林學士。巢敗,日休下落不明,或云爲朝廷所殺,或云爲巢所殺,或雲至吳越依錢鏐,或雲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藪》、《鬆陵集》。 ► 4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