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

常愛輞川寺,竹窗東北廊。 一別十餘載,見竹未曾忘。 今春二月初,卜居在新昌。 未暇作廄庫,且先營一堂。 開窗不糊紙,種竹不依行。 意取北檐下,窗與竹相當。 繞屋聲淅淅,逼人色蒼蒼。 煙通杳藹氣,月透玲瓏光。 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 獨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 輕紗一幅巾,小簟六尺牀。 無客盡日靜,有風終夜涼。 乃知前古人,言事頗諳詳。 清風北窗臥,可以傲羲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輞川寺:位於陝西藍田縣,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別墅所在地。
  • 卜居:選擇居住的地方。
  • 廄庫:馬廄和倉庫。
  • :建造。
  • 淅淅:形容風聲或雨聲。
  • 杳藹:深遠的樣子。
  • 玲瓏:明亮透徹的樣子。
  • 三伏天: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 羲皇:即伏羲,古代傳說中的帝王,這裏指古代的賢人。

翻譯

我常常喜愛輞川寺,那裏的竹窗位於東北廊。 一別已經十餘年,見到竹子從未忘懷。 今年二月初,我選擇在新昌定居。 還沒來得及建造馬廄和倉庫,就先建造了一間堂屋。 開窗不用糊紙,種竹不按行列。 我意在北檐下,窗戶與竹子相映成趣。 繞屋是淅淅的風聲,逼人的是蒼蒼的竹色。 煙霧通向深遠的氣息,月光透過玲瓏的光芒。 此時正值三伏天,天氣熱得像湯。 唯獨在這竹窗下,早晨回來可以解開衣裳。 輕紗一幅巾,小簟六尺牀。 沒有客人時整天靜謐,有風時整夜涼爽。 這才明白前人所說,他們談論的事情頗爲熟悉詳細。 清風在北窗下躺臥,可以傲視古代的賢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白居易在新居中對竹子的深情和對清靜生活的嚮往。通過對竹窗、竹林的細膩描寫,展現了竹子的自然美和清涼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追求。詩中「開窗不糊紙,種竹不依行」體現了作者不拘小節、隨性自然的生活態度。結尾的「清風北窗臥,可以傲羲皇」則顯示了作者對這種生活的自豪和滿足,以及對古代賢人生活方式的嚮往和讚美。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