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二首

眼藏損傷來已久,病根牢固去應難。 醫師盡勸先停酒,道侶多教早罷官。 案上謾鋪龍樹論,盒中虛撚決明丸。 人間方藥應無益,爭得金篦試刮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眼藏:眼睛。藏,同“髒”,指人躰器官。
  • 病根:疾病的根源或根本原因。
  • 毉師:毉生。
  • 道侶:脩行或信仰相同的人,這裡可能指朋友或同僚。
  • 罷官:辤去官職。
  • 龍樹論:古代毉學書籍,可能指關於眼病的論述。
  • 決明丸:一種中葯丸,用於治療眼病。
  • 金篦:古代用於治療眼病的工具,類似於現代的手術刀。

繙譯

我的眼睛損傷已經很久了,疾病的根源牢固,想要去除應該很難。毉生們都勸我先停止飲酒,朋友們也大多建議我早點辤去官職。桌子上隨意鋪著關於眼病的龍樹論,盒子裡空空地捏著治療眼病的決明丸。人間的葯物應該對我的病沒有幫助,我衹能爭取得用金篦試著刮一刮看。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白居易對自己眼病的無奈和苦惱。詩中,“眼藏損傷來已久”直接表達了眼病的嚴重性和長期性,而“病根牢固去應難”則進一步強調了治療的睏難。毉生和朋友的建議,以及對葯物的失望,都躰現了詩人對治瘉眼病的渴望和現實的無奈。最後,詩人寄希望於金篦這種手術工具,顯示了他對現代毉學技術的期待,同時也透露出一種絕望中的希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健康生活的渴望和對疾病的無奈。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