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槿

風露颯已冷,天色亦黃昏。 中庭有槿花,榮落同一晨。 秋開已寂莫,夕隕何紛紛。 正憐少顏色,復嘆不逡巡。 感此因念彼,懷哉聊一陳。 男兒老富貴,女子晚婚姻。 頭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 後時不獲已,安得如青春。
拼音

所属合集

#木槿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à):形容風聲。
  • 中庭:庭院之中。
  • 槿花:木槿花,朝開暮落,象徵短暫的美。
  • 寂莫:寂寞。
  • 夕隕:傍晚時落下。
  • 逡巡(qūn xún):遲疑不前,這裏指時間流逝迅速。
  • 懷哉:懷念啊。
  • 聊一陳:姑且說一說。
  • 後時:將來的時候。
  • 不獲已:不得已。

翻譯

秋風和露水已經帶着寒意,天空也漸漸昏暗。 庭院中的木槿花,早晨一同盛開,傍晚一同凋落。 秋天開放的花兒已經顯得寂寞,傍晚時分更是紛紛凋謝。 正感傷於花兒的顏色稀少,又嘆息時間流逝得如此迅速。 因此感慨,又懷念起往事,姑且說一說。 男子老了纔得到富貴,女子晚婚。 頭髮白了纔開始實現抱負,容顏衰老纔開始與人交往。 將來不得已時,怎能像青春那樣美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秋日庭院中木槿花的盛衰,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晚景的感慨。詩中,「風露颯已冷,天色亦黃昏」描繪了秋日的淒涼氛圍,而「中庭有槿花,榮落同一晨」則以槿花的朝開暮落象徵人生的短暫和無常。後文通過對「男兒老富貴,女子晚婚姻」的描述,進一步表達了對人生晚景的無奈和對青春的懷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易老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