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忠州登東樓寄萬州楊八使君

山束邑居窄,峽牽氣候偏。 林巒少平地,霧雨多陰天。 隱隱煮鹽火,漠漠燒畬煙。 賴此東樓夕,風月時翛然。 憑軒望所思,目斷心涓涓。 背春有去雁,上水無來船。 我懷巴東守,本是關西賢。 平生已不淺,流落重相憐。 水梗漂萬里,籠禽囚五年。 新恩同雨露,遠郡鄰山川。 書信雖往復,封疆徒接連。 其如美人面,欲見杳無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束:山脈環繞。
  • 邑居:城市居住區。
  • 峽牽:峽谷影響。
  • 林巒:山林。
  • 隱隱:隱約可見。
  • 煮鹽火:煮鹽時用的火。
  • 漠漠:朦朧不清的樣子。
  • 燒畬:燒荒,古代一種耕作方式。
  • 翛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憑軒:依靠着欄杆。
  • 目斷:目光所及之處。
  • 涓涓:細水慢流的樣子,比喻思緒綿綿。
  • 背春:春天過去。
  • 上水:逆流而上。
  • 水梗: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莖。
  • 籠禽:被關在籠中的鳥。
  • 封疆:邊疆,指行政區域。
  • :遠得不見蹤影。

翻譯

山脈環繞,城市居住區顯得狹窄,峽谷影響使得氣候異常。 山林中幾乎沒有平地,霧雨頻繁,陰天多。 隱約可見煮鹽的火光,朦朧中燒荒的煙霧瀰漫。 幸好有這座東樓的夜晚,風月自由自在。 依靠着欄杆,眺望所思念的人,目光所及之處,思緒綿綿。 春天已過,有雁南飛,逆流而上,卻無船來。 我懷念巴東的守將,本是一位關西的賢人。 平生經歷已不淺,流落他鄉,更感相互憐憫。 像水中的植物莖漂流萬里,像籠中的鳥被囚禁五年。 新得到的恩寵如同雨露,遠在邊疆,鄰近山川。 書信往來雖頻繁,但行政區域只是接連不斷。 就像美人的面容,想要見一面卻遙不可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初到忠州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山城狹窄、氣候偏僻的自然環境的描寫,以及對煮鹽火、燒畬煙的隱約描繪,展現了邊疆的荒涼與孤寂。詩中,詩人借景抒情,表達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念和對流落異鄉的感慨。詩末以「美人面」作比,抒發了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因距離遙遠而無法相見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獨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