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泉臺:指墓地,陰間。
- 藜閣:指簡陋的居所。
- 彤:紅色,這裏指管狀物(如筆)的顏色。
- 魚軒:古代貴族婦女所乘的車,用魚皮裝飾。
- 蕙帳:用蕙草薰過的帳子,泛指華美的帳子。
- 周郎:指三國時期的周瑜,這裏借指作者自己。
- 顧曲:欣賞音樂。
- 離鴻:離羣的孤雁,比喻離別或哀傷的情調。
翻譯
清晨的案頭,還能聽到蠶兒工作的聲音,但春天的蠶事還未完全結束。 在陰間的她,如玉般純潔,而我這簡陋的居所,筆管卻染上了紅色。 冷清的魚皮車簾,淒涼的蕙草帳子,都已空空如也。 我,周郎,能夠欣賞音樂,但請不要唱起離別的哀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亡妻的深切懷念和無盡的哀思。詩中通過「曉案猶聞舉,春蠶未罷工」描繪了日常生活的細節,暗示着亡妻生前的勤勞和家庭的溫馨。而「泉臺人自玉,藜閣管堪彤」則通過對比亡妻的純潔與自己居所的簡陋,突顯了作者內心的愧疚和思念。最後兩句「周郎能顧曲,慎莫唱離鴻」則巧妙地以周瑜自比,表達了自己對亡妻的深情,以及不願聽到任何能喚起離別哀傷的音樂。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味。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漢鐃歌十八曲朱鷺 》 —— [ 明 ] 王世貞
- 《 偶成 》 —— [ 明 ] 王世貞
- 《 韋園同於鱗子與子相各賦 》 —— [ 明 ] 王世貞
- 《 潘景升少有文以書介仲淹乞餘志母作此寄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四月一日同於鱗子與諸君水頭放舟六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同年故劉侍御德純枉駕行營對酌有感往事因贈劉戍窮邊始歸 》 —— [ 明 ] 王世貞
- 《 倪舍人八十有三矣猶能跨馬見訪招提贈以佳句第用賜環爲慰差非鄙懷聊抒奉答 》 —— [ 明 ] 王世貞
- 《 淮陽公署遣懷二首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