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薄伎(bó jì):微不足道的技能或才能。
- 金馬詔:指皇帝的詔書,金馬是古代宮廷中傳遞詔書的使者。
- 玉堂:指翰林院,古代高級文官的聚集地。
- 韝鷹(gōu yīng):韝,古代用來系鷹的皮帶;鷹,指獵鷹。這裏比喻被束縛的才能。
- 絛縼(tāo xuàn):用來系鷹的細繩。
- 孤桐:孤獨的桐樹,比喻孤獨無助。
- 尺素:古代用來書寫的細長白絹,這裏指書信。
- 隨陽侶:跟隨太陽的鳥,比喻志同道合的夥伴。
- 霄漢:天空,比喻高遠的志向。
- 羽翼分:翅膀分開,比喻分離或各奔東西。
翻譯
我這微不足道的才能,卻誤承了皇帝的詔令,虛有其名,不敢與翰林院的才子們並列。 被束縛的獵鷹只能空自瞪眼,而野鶴卻深藏於水雲之間的巢穴。 有客人孤獨地彈奏着桐木琴,卻無人能理解其音;故友的書信也因種種阻礙而未能收到。 我們雖一同飛翔,如同追隨太陽的鳥羣,但在高遠的天空中,誰還會計較彼此的翅膀是否分離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能的謙遜以及對現實束縛的感慨。詩中,「薄伎謬承金馬詔」一句,既顯示了詩人的自謙,也暗含了對官場虛名的不屑。後文通過對「韝鷹」與「野鶴」的對比,進一步抒發了對自由的嚮往和對現實的無奈。末句「霄漢那言羽翼分」則以高遠的志向,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豁達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超脫的胸懷。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
尹臺的其他作品
- 《 送王太史子難赴南少司成三首 其一 》 —— [ 明 ] 尹臺
- 《 燕子磯 》 —— [ 明 ] 尹臺
- 《 竹枝詞四首題陳侯東華送別圖 》 —— [ 明 ] 尹臺
- 《 送張鳳林太史竣使還朝 》 —— [ 明 ] 尹臺
- 《 和託齋尚書雨憶浣花堂寓宿之作 》 —— [ 明 ] 尹臺
- 《 衡嶽高年卷壽李給事珊祖八十 》 —— [ 明 ] 尹臺
- 《 送王中丞致政南歸 》 —— [ 明 ] 尹臺
- 《 魏公西園賞牡丹次康少宗伯二首 》 —— [ 明 ] 尹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