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二十首
東出長安門,倚馬息道周。
上有百年木,下有萬古流。
華軒馳廣陌,冠蓋如雲浮。
去者日以遠,來者日以遒。
朱顏入朝市,皓首將安求。
應侯朝上書,蔡澤暮西遊。
榮枯在俯仰,譬海浮水漚。
所以赤松徒,屣脫萬戶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道周:道路旁邊。
- 華軒:裝飾華麗的車輛。
- 廣陌:寬闊的道路。
- 冠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
- 遒:迫近,接近。
- 朱顏:紅潤的面容,指年輕時的容顏。
- 皓首:白頭,指老年。
- 應侯:指秦國的應侯范雎。
- 蔡澤:戰國時燕國的辯士,後爲秦相。
- 俯仰:低頭和擡頭,比喻時間短暫。
- 水漚:水泡。
- 赤松徒:指赤松子,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 屣脫:比喻輕易放棄。
翻譯
我東出長安的城門,在道路旁倚馬休息。 上方有百年的老樹,下方有萬古流淌的河流。 華麗的車輛奔馳在寬闊的道路上,官吏們的帽子和車蓋如同雲彩般飄浮。 離去的人日漸遙遠,新來的人日漸接近。 紅潤的面容進入朝市,白髮蒼蒼的老人將何去何從? 應侯早晨上書,蔡澤傍晚西行遊說。 榮耀與枯萎只在俯仰之間,如同海中的水泡。 因此,赤松子這樣的仙人,輕易放棄了萬戶侯的地位。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長安門外道路旁的景象,抒發了對人生短暫和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百年木」與「萬古流」形成對比,突出了時間的無情。華軒與冠蓋的描繪,反映了官場的繁華與虛幻。朱顏與皓首的對比,強調了人生的短暫與無常。應侯與蔡澤的典故,以及俯仰之間的榮枯,都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深刻認識。最後,以赤松子放棄權貴的典故,表達了對超脫世俗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