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八首其五

· 尹耕
少小家居古北平,熟聞邊事慣輕生。 雙旌夜渡桑乾水,一劍朝衝可汗營。 排闥未陳憂世疏,棄繻空有憤時纓。 滄江臥病今虛晚,鴻雁秋風旅夢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少小:年幼時。
  • 古北平: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北部一帶。
  • 邊事:邊境的事務,多指邊防軍事。
  • 雙旌:古代官員出使或出征時使用的兩面旗幟。
  • 桑乾水:古代河流名,今指桑乾河,流經河北和北京。
  • 可汗:古代北方民族對君主的稱呼。
  • 排闥:推開門。
  • :陳述。
  • 憂世:憂國憂民。
  • :奏疏,古代臣子向君主陳述意見的文書。
  • 棄繻:放棄官職。
  • 憤時:對時局不滿。
  • :系在脖子上的帽帶,這裏比喻責任或抱負。
  • 滄江:泛指江河。
  • 旅夢:旅途中的夢境。

翻譯

年幼時我居住在古老的北平,經常聽說邊境的事務,習慣了輕視生命。夜晚,我帶着雙旌渡過桑乾河,早晨,我手持一劍衝向可汗的營地。我曾試圖推開門,向君主陳述我對國家的憂慮,但我的奏疏未能呈上;我放棄了官職,只因對時局感到憤慨。如今,我臥病在江邊,感到一切都已太遲,秋風中的鴻雁驚醒了我的旅途夢境。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尹耕對邊疆戰事的熟悉與憂慮,以及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和對時局的憤慨。詩中通過「雙旌夜渡桑乾水」和「一劍朝衝可汗營」等生動描繪,展現了詩人的英勇與決心。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未能爲國家盡忠的遺憾和對現實的不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個人的悲壯情感。

尹耕

明蔚州衛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進士。性嗜酒,好談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邊臣玩忽,武備廢弛,作《塞語》十一篇,申明邊防虜勢之要害。嚴嵩見而才之。起知州,數月中遷兵部員外郎,出爲河間知府,大修武備。旋擢河南兵備僉事,被劾下獄,戍遼左。有《朔野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