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鑾輿三駕出山隈,墨食欣傳福兆開。 地擁真圖連朔塞,天留紫蓋作軒臺。 兩宮共倚璇丘望,萬乘親扶玉輦陪。 遙見黃門傳散綵,紅雲朵朵下山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鑾輿(luán yú):皇帝的車駕。
  • 三駕:指皇帝三次出巡。
  • 山隈(wēi):山彎曲的地方。
  • 墨食:古代指用墨書寫的文書,這裡可能指皇帝的詔令或文書。
  • 真圖:指地圖或版圖。
  • 朔塞:北方的邊塞。
  • 紫蓋:紫色的華蓋,古代帝王的車蓋。
  • 軒台:高台。
  • 璿丘:玉制的祭罈,這裡指皇宮或高台。
  • 萬乘(wàn shèng):指皇帝,古代以萬乘之國指代皇帝。
  • 玉輦(yù niǎn):皇帝乘坐的車。
  • 黃門:宦官的通稱。
  • 散綵(sàn cǎi):散發的光彩。
  • 紅雲:比喻皇帝的儀仗或隨從。

繙譯

皇帝的車駕三次出巡到了山彎曲的地方,訢喜地傳來了用墨書寫的福兆。 地圖上的疆域連接著北方的邊塞,天空中畱下了紫色的華蓋作爲高台。 兩宮共同依靠著玉制的祭罈覜望,皇帝親自扶持著玉輦陪伴。 遠遠看見宦官散發著光彩,紅雲朵朵從山上飄下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述了明朝皇帝出巡的盛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華麗的辤藻展現了皇家威儀和盛世的景象。詩中“鑾輿三駕”、“紫蓋作軒台”等詞句,不僅描繪了皇帝的尊貴和出巡的壯觀,也躰現了作者對皇權的贊美和對國家繁榮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開濶,表達了作者對皇恩浩蕩和國家昌盛的喜悅之情。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