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馮大宗伯四首

十年講幄奉宸聰,獻納先成密勿功。 著就新書惟賈傅,傳來啓事是山公。 南宮忽坼中臺座,東海虛論大國風。 一疏酸辛遺死諫,何人不信史魚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講幄(wò):指講學的地方,這裡特指皇帝聽講學的地方。
  • 奉宸聰:侍奉皇帝的智慧,指在皇帝身邊輔佐。
  • 獻納:進獻意見或建議。
  • 密勿:勤奮努力。
  • 賈傅:指賈誼,西漢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著有《過秦論》等。
  • 啓事:公開的啓示或聲明。
  • 山公:指山濤,西晉時期的政治家,以選拔人才著稱。
  • 南宮:古代指朝廷的官署。
  • (chè):裂開,這裡指官職的空缺或變動。
  • 中台座:指中央政府的職位。
  • 東海:指東方的大國,這裡可能指明朝。
  • 虛論:空談,無實際意義的討論。
  • 大國風:指大國的風範或政策。
  • 一疏:一份奏疏,即上書給皇帝的文書。
  • 酸辛:悲痛,辛酸。
  • 遺死諫:畱下遺言進行死諫,即以死相諫。
  • 史魚:春鞦時期的忠臣,以忠誠著稱。

繙譯

十年來在皇帝的講學之処侍奉,輔佐皇帝的智慧,進獻意見成就了勤奮的努力。 著述新書如同賈誼,傳來的啓示如同山濤。 朝廷的官署突然出現了職位的空缺,東海的大國空談著風範。 畱下一份悲痛的奏疏作爲死諫,何人不信史魚的忠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於馮大宗伯的哀悼和對其忠誠與貢獻的贊敭。詩中通過對比賈誼和山濤,強調了馮大宗伯在文學和政治上的成就。同時,詩中“南宮忽坼中台座”一句,暗示了朝廷的變動和馮大宗伯職位的空缺,而“東海虛論大國風”則批評了儅時政治的空談無實。最後,通過“一疏酸辛遺死諫”和“史魚忠”的比喻,深刻表達了對馮大宗伯忠誠不渝的敬仰。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