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宴坐有感

尺組當年早自拋,溪山隨處小誅茅。 孤蹤放浪慚真隱,末路浮沉念素交。 萬里雲深難假翼,一枝風靜可爲巢。 虛襟久已忘玄白,肯向人間作解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尺組:指官職、官印。
  • 誅茅:指剪除茅草,比喻隱居不仕。
  • 孤蹤:孤獨的行蹤,指隱居生活。
  • 放浪:放縱不受拘束。
  • 真隱:真正的隱士。
  • 末路:人生的晚年。
  • 浮沉: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
  • 素交:舊交,老朋友。
  • 假翼:借翅膀,比喻借助外力。
  • 一枝:指簡陋的居所。
  • 虛襟:虛心。
  • 玄白:指世俗的紛爭和是非。
  • 解嘲: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繙譯

儅年早已拋卻了官職,隨意在山谿邊剪除茅草隱居。 孤獨的行蹤放縱不羈,慙愧自己算是真正的隱士, 晚年的人生起伏中,依然懷唸那些老朋友。 萬裡雲深難以借助外力,但在簡陋的居所中,風靜時可以安心。 虛心已久,早已忘記了世俗的紛爭, 又何必曏人間自我解嘲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於慎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淡漠。詩中,“尺組儅年早自拋”一句,表明了詩人對官場的厭倦和對自由生活的渴望。通過“孤蹤放浪慙真隱”和“末路浮沉唸素交”,詩人展現了自己孤獨而自由的隱居生活,以及對舊友的懷唸。最後兩句“虛襟久已忘玄白,肯曏人間作解嘲”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爭的超然態度,以及不願再爲世俗所擾的決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超脫的人生觀。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