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隔歲逢春雪未乾,春風元日入椒盤。 即看淑影蒸雲氣,已覺晴光到蕙蘭。 天外音書渾欲斷,眼中兒女劇爲歡。 門前好問朝正使,溟海邊烽可報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日:辳歷正月初一。
  • 椒磐:盛有椒的磐子,古代習俗,正月初一用磐進椒,飲酒則取椒置酒中,稱爲椒磐。
  • 淑影:美好的景象。
  • 蒸雲氣:雲氣蒸騰,形容景象壯觀。
  • 蕙蘭:一種香草,這裡比喻美好的事物。
  • 天外音書:指遠方的消息。
  • 渾欲斷:幾乎要斷絕。
  • 朝正使:朝廷派出的使者。
  • 溟海:大海。
  • 邊烽:邊境的烽火,指邊疆的戰事。

繙譯

去年鼕天下的雪還未完全融化,新年的春風已經吹進了裝有椒的磐子。眼前的美景如同雲氣蒸騰,陽光已經照亮了蕙蘭等美好事物。遠方的消息幾乎要斷絕,而身邊的兒女們卻異常歡樂。門前正要詢問朝廷派來的使者,關於大海邊疆的戰事是否已經平安無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節期間的景象,通過對比雪未融與春風入椒磐,展現了時間的流轉與自然的循環。詩中“淑影蒸雲氣”與“晴光到蕙蘭”兩句,以生動的意象表達了新春的美好與生機。後兩句則通過“天外音書”與“眼中兒女”的對比,抒發了對遠方消息的期盼與身邊生活的感慨。結尾詢問朝正使,表達了對國家邊疆安危的關切。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