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茅土: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用代表五方顏色的泥土築壇,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這裏指分封。
- 親賢:親近賢人,這裏指受封的諸侯。
- 鄒枚:指西漢時期的文學家鄒陽和枚乘,他們以辭賦著稱。
- 罷賦:停止作賦。
- 柏梁篇:指漢武帝在柏梁臺上與羣臣聯句的詩,這裏泛指朝廷的詩作。
翻譯
在著名的都市中,建立了分封給親近賢人的封地,春天的草地上,平臺周圍萬戶人家炊煙裊裊。此時,像鄒陽和枚乘那樣的文學家應該停止作賦了,因爲詞臣們已經創作出了與柏梁臺詩篇相媲美的詩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時期分封諸侯的盛況,以及文學創作的繁榮。詩中「名都茅土建親賢」一句,既展現了分封的莊嚴,也體現了對賢人的重視。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歷史上的文學家和當時的詞臣,表達了對當代文學成就的自豪。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歷史的回顧,也是對現實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