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胡笳曲

· 貝瓊
百年已到甲辰終,休倚山河百二雄。 八駿何勞巡海上,一龍今見起江東。 專門學士空談道,仗鉞將軍競策功。 忍聽胡笳舊時曲,此身飄泊嘆秋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辰: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這裏指明朝滅亡的那一年。
  • 山河百二:指中國的山河,百二可能指的是山河的壯麗和遼闊。
  • 八駿:傳說中周穆王的八匹駿馬,這裏比喻英勇的將領或英雄人物。
  • 巡海上:指巡視邊疆或海域,這裏可能指明朝的邊防或海防。
  • 一龍:比喻一位英明的君主或領袖。
  • 起江東:指在江東地區崛起,江東在歷史上常指江南地區。
  • 專門學士:指專門研究學問的學者。
  • 仗鉞將軍:指執掌軍權的將軍,鉞是古代的一種兵器,象徵軍權。
  • 策功:指策劃並取得功績。
  • 胡笳舊時曲:指古代胡人的笳曲,這裏可能指邊塞的悲涼曲調。
  • 秋蓬:秋天的蓬草,比喻飄泊無定的人。

翻譯

百年曆史已至甲辰年終結,不要再依賴山河的壯麗和遼闊。 何須勞煩八駿巡視海上,如今已見一位英明領袖在江東崛起。 專門研究學問的學者空談道理,執掌軍權的將軍們競相策劃功績。 忍心聽那胡笳的舊時曲調,感嘆自己如同秋天的蓬草,飄泊無定。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明朝末年社會狀況的描繪,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個人飄泊生涯的感慨。詩中「百年已到甲辰終」直接點明瞭明朝的終結,而「休倚山河百二雄」則暗示了國家的衰敗。後句通過對「八駿」和「一龍」的對比,展現了時代變遷中的英雄無用武之地。最後兩句則通過「胡笳舊時曲」和「秋蓬」的比喻,抒發了詩人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和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