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之延平

別路三湘北,離人五嶺西。 成行愁夜雨,不寐聽晨雞。 弦奏添惆悵,壺觴益慘悽。 江分吳地闊,山界楚天低。 潘岳塵應斷,陶潛路豈迷。 河陽花發遍,彭澤柳生齊。 藉藉征途語,蕭蕭去馬嘶。 曉亭連戍壘,春樹暗蠻溪。 岸轉楊梅落,林深謝豹啼。 甌閩王化遠,望爾作雲霓。
拼音

所属合集

#楊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湘:指湖南的湘江、資江、沅江,泛指湖南地區。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大山,即大庾嶺、騎田嶺、越城嶺、萌渚嶺、都龐嶺,泛指南嶺山脈。
  • 弦奏:指彈奏樂器。
  • 壺觴:指酒器,代指飲酒。
  • 吳地:指古代吳國所在地,即今江蘇一帶。
  • 楚天:指古代楚國所在地,即今湖北、湖南一帶。
  • 潘岳:西晉文學家,此處借指文人。
  • 陶潛:東晉詩人,隱逸詩人的代表。
  • 河陽:古地名,在今河南省。
  • 彭澤:古地名,在今江西省。
  • 藉藉:形容聲音雜亂。
  • 戍壘:指邊防的堡壘。
  • 謝豹:即杜鵑鳥,因其鳴聲似「不如歸去」,常用來象徵離別或思鄉。
  • 甌閩:指古代的甌越和閩越,即今浙江和福建一帶。
  • 王化:指帝王的教化。
  • 雲霓:比喻遠大的志向或美好的景象。

翻譯

離別的路途在三湘之北,你將前往五嶺以西。 夜雨中我們成羣結隊地愁思,整夜未眠只聽晨雞報曉。 彈奏樂器的聲音增添了惆悵,飲酒也愈發顯得悽慘。 江水分隔了吳地的遼闊,山界劃定了楚天的低矮。 潘岳的塵世煩惱應該斷絕,陶潛的道路豈會迷失。 河陽的花開遍地,彭澤的柳樹生長得齊整。 征途上的話語雜亂無章,離去的馬兒嘶鳴聲蕭蕭。 清晨的亭子與邊防堡壘相連,春天的樹林中隱藏着蠻溪。 岸邊的楊梅隨着河流轉彎而落下,深林中杜鵑鳥啼叫聲聲。 甌閩之地帝王的教化深遠,期望你能成爲那遠大的志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友人前往遠方的情景,通過地理景物的描寫,表達了離別的愁緒和對友人前程的祝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三湘」、「五嶺」、「晨雞」、「壺觴」等,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又充滿期待的氛圍。通過對潘岳、陶潛等歷史人物的引用,詩人表達了對友人未來道路的關切與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周是修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學,洪武末舉明經,爲霍丘縣學訓導,建文間爲衡王府紀善,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屢陳國家大計。燕兵入京城,自經於應天府學尊經閣。嘗輯古今忠節事爲《觀感錄》。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