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馬伯溫之廣西

· 貝瓊
樓船椎鼓發江中,昨夜檣烏喜北風。 可惜春歸還送客,何知別後已成翁。 浮天雪浪三湘闊,到海雲山百粵通。 有子漢陽專簿領,一書千里託飛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樓船:古代有樓的大船,常用於作戰或旅行。
  • 椎鼓:敲鼓,古代船隻啓航時常敲鼓以示威武。
  • 檣烏:船上的烏鴉,這裏指船帆。檣(qiáng):船桅。
  • 三湘:指湖南一帶,湘江流域的泛稱。
  • 百粵:指廣東、廣西一帶,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 簿領:指官府的文書工作。
  • 飛鴻:比喻書信。

翻譯

樓船敲鼓從江中啓航,昨夜船帆因北風而歡喜。 可惜春天歸來卻要送客,何曾想到別後已成老翁。 浮天的雪浪使三湘顯得更加遼闊,到海的雲山讓百粵相連通。 你的兒子在漢陽專心處理文書,一封書信千里寄託于飛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場景,通過樓船啓航、春歸送客等意象,表達了時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詩中「浮天雪浪三湘闊,到海雲山百粵通」展現了壯闊的自然景象,同時暗示了旅途的遙遠與艱辛。結尾提到遠方兒子的文書工作,寄託了書信,增添了詩作的情感深度和現實關懷。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