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敏惠二白瓶及新茶土鐵

· 貝瓊
建溪春茶風露潔,赤城海錯波濤腥。 老天不費百金字,遠道忽來雙玉瓶。 古井汲泉動夜月,高堂酌酒呼張星。 江瑤荔支亦可並,既醉高歌誰與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建溪:地名,在今福建省,以產茶聞名。
  • 春茶:春季採摘的茶葉,品質上乘。
  • 風露:風和露水,此指自然環境。
  • 赤城:地名,在今浙江省,以海產品著稱。
  • 海錯:指各種海產品。
  • 波濤腥:形容海產品的腥味。
  • 老天:此指自然或天意。
  • 百金字:形容價值昂貴。
  • 雙玉瓶:指裝有春茶和海產品的兩個玉瓶。
  • 古井:古老的井。
  • 汲泉:從井中取水。
  • 動夜月:形容夜晚取水時月光的映照。
  • 高堂:高大的廳堂。
  • 酌酒:斟酒。
  • 呼張星:呼喚星辰,形容夜晚的宴飲。
  • 江瑤:一種美味的貝類。
  • 荔支:荔枝。
  • 既醉:已經醉了。
  • 高歌:高聲歌唱。

翻譯

建溪的春茶在風露中顯得格外潔淨,赤城的海產品帶着波濤的腥味。 自然似乎並不需要花費百金,遠道而來的雙玉瓶突然出現在眼前。 從古井中汲取泉水,夜月下波光粼粼,高堂之上斟酒歡聚,呼喚星辰作伴。 江瑤和荔枝也可與之媲美,酒醉之後高歌,卻無人傾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茶與海產品的珍貴,以及夜晚宴飲的情景。通過對比春茶的潔淨與海產品的腥味,詩人表達了對自然恩賜的感激。詩中「雙玉瓶」的突然出現,增添了驚喜與神祕感。夜晚的宴飲場景,以古井、夜月、高堂爲背景,營造出一種寧靜而高雅的氛圍。結尾的「既醉高歌誰與聽」則透露出一種孤獨與超脫,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淡漠與對自然的嚮往。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