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劉猛見送

· 元稹
種花有顏色,異色即爲妖。 養鳥惡羽翮,剪翮不待高。 非無剪傷者,物性難自逃。 百足雖捷捷,商羊亦翹翹。 伊餘狷然質,謬入多士朝。 任氣有愎戇,容身寡朋曹。 愚狂偶似直,靜僻非敢驕。 一爲毫髮忤,十載山川遙。 爍鐵不在火,割肌不在刀。 險心露山嶽,流語翻波濤。 六尺安敢主,方寸自由調。 神劍土不蝕,異布火不燋。 雖無二物姿,庶欲效一毫。 未能深蹙蹙,多謝相勞勞。 去去我移馬,遲遲君過橋。 雲勢正橫壑,江流初滿槽。 持此慰遠道,此之爲舊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異色:不同於常色的顏色。
  • 羽翮:鳥的翅膀。
  • 剪翮:剪去鳥的翅膀,使其不能高飛。
  • 愎戇:固執而愚鈍。
  • 朋曹:朋友。
  • 毫髮忤:極小的冒犯。
  • 爍鐵:燒紅的鐵。
  • 方寸:心。
  • 神劍:傳說中不鏽不蝕的劍。
  • :燒焦。
  • 蹙蹙:憂愁的樣子。
  • 相勞勞:相互慰勞。

翻譯

種花時,花的顏色要正常,顏色異常的花就是妖異。養鳥時,不喜歡鳥的翅膀,剪掉翅膀不讓它飛得太高。雖然這樣做有時會傷害到鳥,但這是它們的本性難以逃避的。即使有百足蟲那樣敏捷,或是商羊那樣高高在上,也難以避免。我這個性格急躁的人,錯誤地進入了這個充滿士人的朝廷。我任性而固執,生活中缺少朋友。我的愚蠢和狂妄有時被誤認爲是正直,安靜而偏僻的地方我並不敢自傲。一旦有極小的冒犯,就會導致長時間的疏遠。燒紅的鐵不需要火,割傷皮膚不需要刀。險惡的心思像山嶽一樣顯露,流言蜚語像波濤一樣翻滾。六尺的身體我無法主宰,但我的心可以自由調節。神劍不會被土腐蝕,異布不會被火燒焦。雖然沒有這些物品的特質,但我希望能盡一份力。我未能深感憂愁,多謝你的慰勞。我離開時你移開馬,你過橋時我遲遲不走。雲勢正橫在山谷之上,江流初次充滿河槽。用這種方式慰藉遠方的道路,這就是我們的老交情。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性格和處境的反思,以及對友情的珍視。詩中,元稹通過種花、養鳥等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在朝廷中的處境。他自嘲性格急躁、固執,缺少朋友,但又渴望能有所作爲,盡一份力。詩的結尾,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友情的深切懷念和慰藉。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稹獨特的詩歌風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