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蟲豸(chóng zhì):崑蟲的古稱。
- 巴蛇:傳說中的一種大蛇,這裡指巴地的蛇。
- 越嶺南濱海:越過山嶺,到達南方靠近海的地方。
- 武都:古代地名,今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
- 隱戎:隱藏的戎族,古代中國西部的一個民族。
- 雄黃:一種鑛物,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有毒,古人常用作葯材或顔料。
- 假名石:指雄黃石,因其顔色鮮豔,古人誤以爲是寶石。
- 鷣鳥(yín niǎo):傳說中的一種鳥,難以捕捉。
- 詎有(jù yǒu):豈有,哪裡有。
- 隳腸計(huī cháng jì):破壞腸道的計謀,這裡指蛇的毒性。
- 破腦功:指蛇的攻擊能破壞人的頭顱。
- 妖霧:指有毒的霧氣,比喻惡劣的環境或邪惡的力量。
繙譯
穿越山嶺,南至濱海之地,西至武都,隱藏著戎族。 那雄黃石,雖美卻有毒,鷣鳥雖遠,難以捕捉。 哪裡有破壞腸道的計謀,應該沒有破壞頭顱的功力。 巴山的白晝昏暗無光,妖霧彌漫,毒氣重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巴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傳說中的危險生物。通過“雄黃假名石”和“鷣鳥遠難籠”的比喻,詩人表達了對於自然界中美麗與危險竝存的深刻認識。詩中的“巴山晝昏黑,妖霧毒濛濛”不僅描繪了地理環境的險惡,也隱喻了社會現實的黑暗和混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自然和社會的深刻觀察和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