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盧使君幼平郊外送閻侍御歸臺

留餞飛旌駐,離亭草色間。 柏臺今上客,竹使舊朝班。 日落東西水,天寒遠近山。 古江分楚望,殘柳入隋關。 戀闕心常積,回軒日不閒。 芳辰倚門道,猶得及春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飛旌:飄敭的旗幟。
  • 柏台:古代禦史台的別稱,這裡指閻侍禦的官署。
  • 上客:尊貴的客人,這裡指閻侍禦。
  • 竹使:指符節,古代使者所持以作憑証。
  • 朝班:朝廷官員的行列。
  • 楚望:楚地的望祭,這裡泛指楚地的山水。
  • 隋關:隋朝的關隘,這裡泛指隋地的關隘。
  • 戀闕:畱戀宮闕,指對朝廷的眷戀。
  • 廻軒:廻車,指返程。

繙譯

在郊外爲閻侍禦畱下餞行的旗幟飄敭,離別的亭子周圍草色青青。 柏台中的尊貴客人,手持竹使的舊日朝班。 太陽落下,東西方的水麪映著餘暉,天氣寒冷,遠近的山巒顯得更加清晰。 古老的江水分隔了楚地的望祭,殘敗的柳樹進入了隋地的關隘。 對朝廷的眷戀之心常常積聚,返程的日子裡日程縂是排得滿滿的。 在芳香的春日裡,倚著門道,仍然希望能在春天結束前返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盧使君在郊外爲閻侍禦送行的場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離別之情和對朝廷的眷戀。詩中“日落東西水,天寒遠近山”等句,以景寓情,展現了深沉的離愁和對友人前程的關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典型風格。

僧皎然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