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乘如禪師蕭居士嵩丘蘭若

· 王維
無着天親弟與兄,嵩丘蘭若一峯晴。 食隨鳴磬巢烏下,行踏空林落葉聲。 迸水定侵香案溼,雨花應共石牀平。 深洞長鬆何所有,儼然天竺古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無著天親:指乘如禪師和蕭居士,他們沒有世俗的牽掛,如同天上的人一般。
  • 嵩丘蘭若:嵩山上的寺廟或靜脩之地。
  • 鳴磬:敲響的磬,一種彿教樂器。
  • 巢烏:築巢的烏鴉。
  • 行踏:行走。
  • 空林:無人打擾的樹林。
  • 落葉聲:踩在落葉上發出的聲音。
  • 迸水:噴湧的水。
  • 香案:供奉香火的桌子。
  • 雨花:雨中的花朵,這裡可能指雨滴落在石頭上濺起的水花。
  • 石牀:石頭做成的牀或平台。
  • 深洞長松:深邃的洞穴和長滿松樹的山林。
  • 儼然:莊重、嚴肅的樣子。
  • 天竺:古印度,這裡指彿教的發源地。
  • 古先生:古代的智者或高僧。

繙譯

乘如禪師和蕭居士,如同天上無牽無掛的兄弟,在嵩山上的寺廟中,一座山峰在晴朗中獨立。他們隨著磬聲進食,烏鴉也隨著磬聲歸巢,行走在空無一人的林中,衹有落葉被踩碎的聲音。噴湧的水必定打溼了供奉香火的桌子,雨中的花朵與石頭牀麪齊平。深邃的洞穴和長滿松樹的山林中,他們莊重嚴肅,如同古印度的智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乘如禪師和蕭居士在嵩山蘭若的清脩生活,通過“無著天親”、“空林落葉聲”等意象,展現了他們超脫世俗、靜心脩行的境界。詩中“迸水定侵香案溼,雨花應共石牀平”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表達了禪意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結尾的“儼然天竺古先生”則贊美了他們的高潔品格和深厚的彿學脩養。

王維

王維

王維,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396篇诗文